市場化驅動愈發凸顯 自主新能源呈質變轉化
市場驅動力將對電動車未來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,但是電動車市場的持續健康運行仍需要適當力度的政策支持。目前來看,電動車對于燃油車的新增效應仍大于替代效應,但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和配套體系的進一步完善,其替代效應將逐漸凸顯,并不斷增強。
電動車的快速發展,正在促進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從量變向質變轉化,包括市場份額和產品售價的雙重提升。如今的國產車早已跳出性價比階段,從“價格戰”轉向“價值戰”,向著高價值、高端豪華方向發展。
“市場驅動力將對電動車未來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,但是電動車市場的持續健康運行仍需要適當力度的政策支持。”在日前舉行的“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(2023)”上,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,“電動車的快速發展正在促進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從量變向質變轉化。”
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
市場化驅動愈發凸顯 新能源替代效應增強
過去兩年,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跨越式發展,從2020年的136.7萬輛增至2022年的688.7萬輛,銷量增幅超過550萬輛;乘用車滲透率更是在去年達到26%,提前達成預期目標。
徐長明認為,未來有四個市場化力量將對電動車發展起到重要作用。首先,領先企業具備維持價格穩定甚至降價能力,提升對燃油車的競爭力;這一點從特斯拉、比亞迪等市場表現可見一斑;其次,伴隨續航里程的不斷提升,電動車的使用場景正變得愈發豐富;再次,主動選擇純電車型的消費者數量在快速增長;第四,產業鏈變得更加完善和有實力,正在形成良性互動。
在徐長明看來,盡管市場化驅動力對電動車發展的推動力愈發重要,但還離不開政策支持,不能立馬大幅度調減。“政策不僅是稅費的補貼,還導致消費者認定電動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,是國家鼓勵的,這個非常重要。”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
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,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在快速增長期,預計2025年新能源滲透率將接近甚至是超過60%,達到1700萬輛左右;到2030年滲透率會突破90%,銷量大概在3200萬輛左右。
王青認為,相比于燃油車,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新增效應大于替代效應,但隨著電池技術的突破和配套體系的進一步完善,其替代效應將逐漸凸顯,并不斷增強。預計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整體替代效應將在2025年達到60%左右,2030年將突破94%。2040年前后,在車市增長部分有望實現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的替代。
自主呈現質變轉化 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
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突飛猛進,自主品牌近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。“電動車的快速發展,正在促進自主品牌汽車競爭力從量變向質變轉化。”徐長明說道,“保守估計今年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應該在48%,明年突破50%基本已成定局。超過50%之后,這就是一個大的質量變化。”
數據顯示,在20-30萬元的電動車市場,自主占據66%的市場份額;30-40萬元的占比達47.6%。除了份額,在產品平均售價方面,自主也有著明顯提升,從10.5萬元增至去年的14萬元。
需要注意的是,在此背景下,新能源領域的市場競爭勢必愈發激烈。“未來五年內,新能源賽道的馬太效應將越發顯現,市場分化不斷加劇,最后可能產生3-5家頭部聚集的企業。”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表示。
在席忠民看來,未來的市場競爭將集中在科技+成本、產品+生態的競爭,比拼的是包括研發、智造、產業鏈、營銷體系、組織體制在內的企業綜合實力。“高價值的產品才是真正的好產品,但高價值不代表高售價,用戶喜歡買的車才是高價值的車。”
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趙昱輝
“全球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不斷升級,產品力是其中的基礎。品牌所帶來的價值感對于消費者購車的決定影響正越來越大。如今的國產車早已跳出了性價比的階段,從‘價格戰’轉向‘價值戰’,向著高價值、高端豪華的方向發展,急需強化品牌力,提升品牌及產品的影響力,最終實現在市場競爭中的價值實力。”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趙昱輝也表示。
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
“新能源時代,中國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場已然崛起。”對此,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說道,中國需要有世界級的汽車品牌,我們要有文化自信、保持技術初心、推動品牌全維度提升,緊抓機遇窗口期打造世界級汽車品牌。
(轉載自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濤)
- 上一篇:我國新能源汽車帶動多產業快速發展 2023/4/17
- 下一篇:搶抓“風口” 新能源產業布局呈現新動向播報文章 2023/3/20